吴常信 | |||||||
|
|||||||
吴常信,中国科学院院士。1957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留校任教。1979-1981年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进修动物遗传育种学。历任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1983)、教授(1988),系主任(1983)、动物科技学院院长(1993-2004)。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研究方向 动物数量遗传学、动物比较育种学、动物遗传资源 主要研究工作 1. 畜禽对高原适应的生理学与遗传学基础研究; 2. 农业动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保护与综合利用研究; 3. 以果蝇作为模式动物的遗传学与动物育种学研究; 4. 马属动物研究。 目前主要教学工作 1. 研究生课程:主讲《动物比较育种学》;参讲《动物遗传资源》、《高级动物遗传学seminar》。 2. 本科生课程:参讲《动物遗传学》。 目前承担的主要项目 1.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农业部,2011-2015,研究室主任、岗位专家 2. 迪庆藏猪高原低氧适应关键基因的筛选、克隆及表达调控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委,2011-2014,主持人 3. 马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配套技术及遗传资源研究与示范,农业部,2010-2014,课题主持人 4. 特色蛋鸡新品种的培育与利用,横向合作,2011,主持人 5. 转基因重大专项子课题,2011ZX0 学术社会组织任职 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学风建设委员会主任(2010-) 中国马业协会理事长(2002-) 全国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03-)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2006-) 第二届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2012-) 第二届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2012-) 中国科协道德与权益专门委员会委员(2012-) 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2002-2007) 世界家禽学会中国分会主席(1997-2009) 世界“遗传学应用于畜牧生产大会”国际委员会委员(1994-2002) 获奖 1.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第一完成人); 2. “节粮小型蛋鸡的选育”,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第一完成人); 3. “鸡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9,第五完成人); 4. “猪产仔数的DNA标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3,第三完成人),并获美国专利局发明专利(2001,专利号:US6,291,174 B1,第二发明人); 5. “蛋鸡育种的理论与实践”,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第一完成人); 6. “中国美利奴羊育种”,内蒙古绵羊育种委员会一等奖(1988); 7. “中国黑白花奶牛育种”,中国黑白花奶牛育种协会一等奖(1988); 8. “北京白鸡育种”,北京市政府一等奖(1983)。 荣誉 1. 1991年国务院授予“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 2. 1991年中组部、中宣部、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和全国教育工会五单位联合授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3. 1984年国家科委和劳动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研究生培养 已 著作与论文 主编:《家畜遗传育种》(1987),《动物遗传学》(2009); 合编:《数量遗传学》(1995); 参编:《动物遗传学》(1961),《家畜育种学》(1986); 1980年以来,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180余篇。 联系方式 电话:010-62733683 010-62731265 传真:010-62731265 电邮:chxwu@cau.edu.cn lingzi@cau.edu.cn 地址: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物科技学院,100193 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 1. 选种理论 2. 参数估计 3. 小型蛋鸡的育成 4. 猪高繁殖力的基因标记 5. 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
|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