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供稿:赴宁夏同心实践小队
为调查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宁夏同心地区牧民生产生活的影响,赴宁夏同心实践小队在中国草学会(挂靠于中国农业大学)陈力玉老师等人的带领下,经过一夜的路程于7月15日早抵达宁夏银川,随即乘坐汽车赶往同心县。
当天下午,在宁夏草原站于钊科长和陈力玉老师主持下,小组成员与当地农牧局相关人员召开了准备会议。会议中,同心县草原站站长马赞东、张志忠、张喜旺等人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同心县的草原生态基本情况以及调研时的注意事项。小组成员则根据会议内容探讨了此次实践方案的下一步实施工作,并再次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目标——深入农民群体,了解草原奖补机制的成效。
7月16日早上,六名小组成员分为三组对农户进行随机调查,本次调研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和当地县政府进行了沟通之后,政府为每个实践小分队选调了多名当地工作人员做调研过程中的翻译。大家首先前往窑山乡的五道岭子村,村干部早已经把村民聚集到了政府办公处,然后再进行随机分配,最终每一个小组负责3-4个牧户的调研工作。尽管调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在政府人员的帮助以及村民的积极配合下,各小组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一份又一份问卷,第一天的调研很快就结束了。当天晚上,小队成员对调研情况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归纳,以提高之后调研的效率和准确度。
随后的两天内,小队成员紧紧围绕家庭基本收支、牧户对相关补贴政策的了解以及生态奖补资金对牧户的主要影响等调研内容分别对李家山村、土峰村、南塬村三个较为分散的村庄的牧户进行了调研工作。
本次调研共持续三天,小队最终收获了37份有效问卷。在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小队成员发现银川的禁牧政策落实得很到位,效果也比较显著,牧民们感受到了家乡环境的逐步改善。大多数牧民表示会坚持执行禁牧政策,让家乡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在实践的过程中,小队成员克服了恶劣的环境和沟通上的困难,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当地回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困难与艰辛。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在不断行走的途中收获了美好的友谊;收获了热情的民族情义;更收获了成长与快乐。此外,这次实践活动效率高、意义大。对此,大家十分感谢中国草学会提供的机会和帮助,也感谢同心县政府人员的密切配合,更感谢队伍中每一位成员的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郑宇慧 贾爽
(新闻线索及意见反馈请联系动科记者dongkejzz@163.com/13126564492)
|